强对流天气虎视眈眈 福建“人影作业”显神威
29日武平县气象局在永平乡帽村开展人工防雹作业(吴才香摄)3月26日至31日,福建饱受今年以来最强的强对流天气肆虐,暴雨、强雷电、大风、冰雹一个都不少,给福建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7200多万元。其中,以冰雹灾害最为严重。26日至29日,连续4天侵袭南平、三明、龙岩等地区。在此过程中,福建省气象局积极应对,省、市、县三级联动,牢牢盯紧天气动态,实时发布预报预警信息,及时进行“人工防雹”作业并深入一线指导防灾救灾工作,打了一场漂亮的“人工防雹”保卫战,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此次灾害损失。密织“天罗地网”提前预报预警“预计未来6小时内,福州、莆田、三明、龙岩四市和泉州中北部的局部县市将出现冰雹,并伴有7级-10级雷雨大风。请有关单位和人员做好防范准备。”3月29日13时42分,福建省气象台亮起了今年首个冰雹橙色信号,通过短信、传真、电视、广播、网站、电子显示屏、农村大喇叭、微博、微信等形式,传送至八闽大地。据统计,仅26日至31日,福建省气象局通过官方微博、微信发送的预报预警信息就达52条,被转发了278次,点击率达到了26.2万人次。“这次是今年来最强的一次强对流过程,但在福建3、4月份还是比较常见的。”福建省气象台台长张长安介绍,“进入3月份,随着气温回升,大气低层西南气流强盛,暖湿气流维持,当北方冷空气南下时,高层干冷,大气处于不稳定状态。就像火炉烧水的道理一样,低层热,高层冷,就会产生强烈撞击,从而导致强对流天气的发生。”“强对流天气具有突发性强、破坏性大的特点,准确预报难度非常大。”福建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刘爱鸣说,从最初无法预报强对流天气,到如今基本能提前6小时向公众预警,福建省气象预报预警能力正逐步提高。
据了解,目前福建省共有70个国家级气象站、4个高空探测站、5个天气雷达站、3部风廓线雷达、1700多个区域自动气象站、卫星遥感等应急观测设备,织就了“天罗地网”般的气象观测网,实时监测着老天爷的一举一动,第一时间掌握着尽可能多的第一手气象资料,实现了对天气情况预判更加准确,预报时间不断提前。与此同时,全省还设立了1100多个乡镇气象信息服务站、2000多个电子显示屏、14800多个大喇叭,并培训有2.8万余名农村气象信息员,让气象预报预警信息可以第一时间传递到每个乡镇,每个村庄,为防灾减灾工作做了重要保障。化“雹”为“雨”人工除雹显神威冰雹多发于春季,这无疑是农作物生长最具有“毁灭性”的气象灾害之一。“目前,我们可以通过向冰雹云发射碘化银,使云中的冰雹胚胎不增长成冰雹,或者使小冰粒在变成大冰粒之前提前降落到地面,从而削弱或减少冰雹。”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工程师余永江解释说,人工除雹就像人工增雨,利用有利的天气条件,向高空发射“消雹”炮弹,化“雹”为“雨”,就能减少冰雹造成的灾害损失。据了解,3月26日至30日,福建三明、南平、龙岩三地共开展人工防雹作业159次,发射火箭弹1149枚。此过程的人工影响天气作业,作业范围内无出现严重冰雹灾害,起到了预期的良好效果。“很感谢气象部门为我们开展人工消雹工作,29日在新泉镇、文亨镇共发了46枚火箭弹,效果非常好,周边没消雹作业的区域都下冰雹了,只有我们这边没有,我们烟苗算是逃过一劫!”龙岩市连城县烟叶分公司烟叶办副主任陈享灯感叹道,“化雹为雨,还让烟苗生长有了充足水分的保证。”据了解,目前福建省各县都有一支人工增雨或防雹的专业队伍,省气象科学研究所每天制作人工防雹作业指导预报,为各地区开展人工防雹作业提供指导。推进建设为“人影作业”提供保障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,导致福建强对流天气多发。因此,人影作业在福建防患和抵御气象灾害中,具有特殊意义。众所周知,当前人工影响天气作用,存在着诸多问题,特别是专门针对人影探测手段较少,是其中突出的问题。据悉,今年是福建省气象局推进现代化建设的第二年,将完成邵武、寿宁、福鼎、霞浦、宁德、上杭、漳平、九仙山8个基本站新型自动站建设;新增三明、泉州、宁德三部雷达,并投入业务试运行,填补先前五部雷达运行中的盲区。另外,今年还将完成平和、武平、平潭、罗源、德化、建瓯六部风廓线雷达建设,并投入试运行。这些建成后,将大大提升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能力,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及时、更准确、更全面的天气信息,为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提供保障。在加强探测设施建设的同时,福建省气象局也在进一步完善人工影响天气联席会议制度,建立统一协调的指挥和作业体系,制定重污染天气人工影响天气干预应急预案,加强军地、部门协作配合,建成军地人影空域自动化申报批复系统,推进标准化作业点建设,确保将灾害在形成之前将之消除。(记者站汤珺琳)